; k; A; r h7 e " K [& d' B6 k. _: ^1 O. }0 I2 ? 如果單就中國人均閱讀量偏低而言,那么中國的確面臨著這樣的危險。2010年我國國民年人均閱讀圖書只有4.25本。而同期發(fā)達國家的人均年閱讀量都在10本以上,以色列、丹麥、瑞典等國甚至高達四五十本。! k+ V+ h2 J- ~1 {6 A5 s4 Z
& D5 B6 v& I6 G3 p& W 1 x. e) V: v# I " y& S) k9 w7 @' S( K 7 w# @8 s9 ?6 n( j( V7 y 8 O+ I) }/ [2 P* h4 [$ b- a + ?& Z4 ]: u2 F8 a+ k6 |0 D' A& }% L0 q A* ?
閱讀尤其讀書是一項復雜的腦力活動,是培養(yǎng)分析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而缺乏閱讀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思考能力的下降。一個閱讀量大的民族不僅僅是在知識的儲備上高于閱讀量低的民族,更重要的是思考能力也將借此占據(jù)上風。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面對激烈的經(jīng)濟競爭,面對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科技,一個知識儲備充分同時又善于思考的人,必然要比那些缺少知識又不愛動腦子的人取得更大更快的進步。個體如此,社會又何嘗能例外?# j9 ?: V3 | P4 k8 K. V6 w
+ W: V& u0 D7 P/ o- o- P7 [3 _) X3 \( {" g: w P8 D
0 B1 \ N2 P/ l' t+ e7 X! K
7 b$ m8 V# j, g. @( ~5 j + j: y7 U8 Z$ C; w5 D* F0 u * V$ `% [! @/ O6 }/ y1 \! e $ Y0 ~5 Z" N. l- [ U: f, S3 g6 K0 w 盡管中國今天已經(jīng)成為世界第二經(jīng)濟大國,但我們有多少享譽世界的品牌?有多少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產(chǎn)品?有多少影響人類的偉大發(fā)明?缺乏創(chuàng)造力已經(jīng)成為制約中國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升級、制約中國成為發(fā)達國家的重大隱患。造成國人創(chuàng)造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閱讀量偏低顯然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因素。創(chuàng)造力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要靠艱苦的學習和長期的積累,即所謂厚積薄發(fā)。沒有讀書學習的這個“厚”,哪兒來的創(chuàng)造力的“薄發(fā)”呢?因此,不改變中國人閱讀量低的現(xiàn)狀,我們還真有可能淪為低智商社會。 * h0 e g- N- a: ^* W% O( a% F1 S. R, q- \1 t$ l
6 F% H: u6 r/ Y$ t 8 V. C1 Y' ?9 `- s q; D' { : Y! E1 h6 [4 v8 f0 o- t) H. ]1 C7 R
. R7 X+ K. E/ S a' F9 \, E; @( C9 r( q; Z0 }8 D: y/ m& R) O
但老實說,要想在短時間內(nèi)改變國人的閱讀狀況是不現(xiàn)實的,全社會的讀書習慣和讀書氛圍只能慢慢培養(yǎng)。我個人認為,最現(xiàn)實的辦法倒是近來頗受非議的大學擴招。如果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持續(xù)增長,那么中國人的閱讀量一定會隨之上升。以北京為例,2009年超過80%的北京市民有過購書經(jīng)歷;更讓人吃驚的是,北京的人均購書量在19冊至29冊之間(不同群體有差別)。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達到甚至超過了部分發(fā)達國家。北京是中國的教育文化中心,高校云集,高教人口占總?cè)丝诘谋戎卦谌珖际亲罡叩?。因此,北京人的閱讀量全國領先也就不奇怪了。% h: e3 p% r9 }
/ N1 f5 ~6 Y+ r8 u5 e
3 A* w7 y8 e) Z. d7 a9 i0 A6 O- O% M# \- R' a
0 Q7 _1 Q' r- W# ~6 w4 I* v) T* C7 A4 A
3 g B) s! b& T! j) L1 t. _+ w
. Y, g x* x' p+ @9 F3 t
國家統(tǒng)計局最近公布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主要數(shù)據(jù),其中一項是:2010年全國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6億人。同200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為8930人。對于中國這個曾經(jīng)文盲遍地的國家而言,這實在是一項不容忽視的成就。盡管社會對大學擴招所帶來的教育質(zhì)量下降、大學生就業(yè)難等問題有頗多批評,但從長遠來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的增加必將提高中國人口素質(zhì),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人文化生活的習慣。 4 V' b5 x3 W. ^* o* L" S# @ . l) \/ R5 A& C. @$ x: Z! Q / Z/ `$ ~, C; N' G: a3 | 9 f/ J: f ~3 f2 ^9 F. k . N4 f( ^5 p+ @ + D: g6 Q( V8 m8 b9 @& A ) b1 p" N. T# P% C( S% N ) R; B1 P) @, p4 I* F7 B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十年來中國高教人口的比重翻了一番多,為什么中國人的閱讀量沒有翻番?我分析有這么兩個原因:一是,盡管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的閱讀量在增加,但其他社會群體的閱讀量是在下降的,一計算平均數(shù)就把總量拉下來了;二是,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畢業(yè)生在走上社會以后沒能把閱讀習慣保持下來。但總體而言,受教育年限越長,閱讀量就越大。連續(xù)8次國民閱讀調(diào)查都反映學生和公務員是我國閱讀量最大的兩個群體就說明了這一點。' M7 C- U# S-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