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貴蘭(中)和兩個妹妹的合影。(圖片由家屬提供)
$ H8 A7 h0 k' w- z' ` 坐在從西安開往鄭州的火車上,76歲的曹貴蘭心里波瀾起伏。70年前,還是個小孩子的她,被人販子從河南賣到陜西做了人家的童養(yǎng)媳。70年后,這位古稀之年的老太太終于要回故鄉(xiāng)和親人團(tuán)聚了。, S+ l1 A% _ H$ X2 m3 h
70年后白發(fā)老姐妹戶縣相認(rèn): j0 [. |# }1 ]/ X
4月2日,曹貴蘭的兒女們早早來到西安火車站等著接人。從鄭州開來的火車進(jìn)站了,看到從出站口蹣跚走來的兩位老人,眼尖的大嫂一下子就跑了上去:“就是她們,就是她們!長得真像!”經(jīng)過了此前的“電話認(rèn)親”,曹貴蘭的兩個妹妹終于從河南老家來到了陜西,“三姨、四姨,讓您二老受累了”,兒女們熱情地喚著兩位老人。此刻,她們的姐姐曹貴蘭正在戶縣澇店鎮(zhèn)的家中焦急地等待著。; j' I! H# S) n; q% j2 @$ M
當(dāng)曹貴蘭看到兩個妹妹的那一刻,76歲的老人立刻撲了上去,3個老姐妹抱頭痛哭。曹貴蘭的大妹妹今年已72歲,小妹妹65歲,這是曹貴蘭第一次見她們。在戶縣相處的幾天里,3位老人形影不離,“她們的五官長得特別像,連額頭的皺紋都一樣,走路的姿勢也像。母親還記得她被拐賣那年,她有一個弟弟剛1歲,叫高榮昌,這點信息剛好能對上?!辈苜F蘭的三兒子王海平說。
6 O6 Q) G6 f/ m 70年前她從河南被拐到陜西( i! ~4 Q4 J( R- `2 O
王海平告訴記者,母親本是河南省襄城縣王若鄉(xiāng)高家村人,原名叫高桂香。母親小的時候,家里生活很困難,就把她轉(zhuǎn)送給了同村的人家撫養(yǎng)。在母親6歲那年,有一天跟著姑姑去彈棉花,半道上走不動了,姑姑就說先去放棉花,讓母親在路邊歇著。姑姑一走,就有一個男的過來說領(lǐng)她找姑姑,母親就跟著他走了?!澳侨耸侨素溩?,把我母親賣到了陜西,經(jīng)過了兩次倒手,最后賣到了我爺爺家里,給我爸當(dāng)了童養(yǎng)媳?!蓖鹾F秸f,曹貴蘭這個名字是爺爺奶奶給起的。
* B! v0 k% a' b0 z5 b# o# M/ u 在王海平的印象里,母親前半生受盡了苦頭,也沒有上過學(xué)?!澳赣H很自強,”王海平說,“她還是名黨員,“文革”以后一直在大隊當(dāng)干部,從事婦聯(lián)工作?!?br />
" L2 l% I& U. S( D 曹貴蘭16歲時生了第一個兒子,后來陸續(xù)又生了4個孩子。兒女們長大成人后都很孝順,她晚年的生活才好了起來。“母親也想過要尋親,但她被拐賣的時候才6歲,連家在哪都不記得也沒法找?!蓖鹾F秸f,“母親經(jīng)常會在嘴上念叨想家,說她和別人不一樣,別人都有父母就是她沒有,每次一想家,母親就老淚縱橫?!?font class="jammer">7 m! G; z4 q* [% S/ \
70年來尋親夢一直在繼續(xù)
+ |8 R" \$ L5 | “一個禮拜前,我突然接到了村長的電話,說有人打電話到鎮(zhèn)政府要找親人。”這個電話是王海平四姨的兒子從深圳打來的,曹貴蘭接了電話后,經(jīng)過核對,雙方在電話里“認(rèn)了親”。原來,自從曹貴蘭被拐賣后,她老家的親人始終在打聽她的下落。沒想到70年后,終于如愿以償?shù)貓A了尋親夢。
7 G% f p( J( t g$ u( ?2 M! D 昨日,曹貴蘭跟著她的兩個妹妹踏上了從西安去鄭州的火車,她要去看一看那闊別70年的故土現(xiàn)在是什么模樣……0 `+ L& d; }. a! y" A7 ?
記者袁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