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寒三友中,竹是最能讓人聯(lián)想到氣節(jié)的。竹,挺拔而孤高,寧折而不彎,竹一旦成林,便滿目蒼翠,眾志成城,成為堅不可摧的屏障。 軍嫂畫竹,出于對竹的熱愛。 軍嫂生長在關中農(nóng)村,但是大半生生活在軍營。 關中農(nóng)村的小姑娘,自幼都會得到長輩嚴苛的女紅訓練。軍嫂自然也不例外,軍嫂的母親是十里八鄉(xiāng)有名的巧婦,自幼就將軍嫂訓練得心靈手巧,那時候,母親常在嘴邊念叨:“巧婦,有衣穿,拙女,嫁懶漢。”軍嫂不愿意嫁懶漢,于是,民間的手工剪紙、繡花、畫鞋樣,能學的都學會了。藝術之芽由此萌發(fā)。 軍嫂沒有嫁給懶漢,她嫁了一名軍人,一名守邊衛(wèi)國的軍人。 軍嫂第一次看見自己未來的丈夫,看見那個穿著一身翠綠軍裝的年輕人,猛然羞紅了臉。路過一片竹園的時候,她只覺得心跳加速,有些頭暈目眩,她甚至都沒有記清那個年輕人的長相,卻記住了那一身軍裝,竹園的翠綠讓她想起了他。 她嫁給了軍人,從此變成軍嫂。 此后是年復一年辛勤的勞作和日復一日的等待。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軍人的職責是守邊,守邊的丈夫在西北漫漫黃沙道上奔波。軍嫂思念丈夫,就常到那一片竹園前徘徊。她吃驚地發(fā)現(xiàn)竹園的綠色和丈夫軍裝的翠綠,竟然那么相似。于是,軍嫂悄悄拿起筆,在孩子做完作業(yè)的本子上,畫下了她心中的竹子。 孩子的作業(yè)本越摞越厚,軍嫂的竹子也越畫越多,思念也愈來愈烈。終于有一天,丈夫回來了,告訴她,她可以隨軍,到部隊去工作。軍嫂幸福得差點暈過去,她打點行裝,將家里能丟的都丟了,但是帶上了那一箱寄托著思念的竹子,上路了。 長途跋涉,終于到軍營了,她吃驚地看到了一大片翠綠,那一個個穿著翠綠軍裝的軍人,組成鎮(zhèn)守邊疆的綠色竹林,任憑風沙狂虐,依然氣質(zhì)高節(jié)。 軍嫂參加了工作,白天上班,做飯,操持家庭。夜晚燈下,畫竹念竹,抒發(fā)著她對竹子更深的想象與理解。 藝術的沉淀,就這樣在業(yè)余愛好中慢慢地日積月累。 軍嫂愛兵。在軍營里,她經(jīng)常給戰(zhàn)士縫補衣衫、拆洗被褥,伙房幫廚,特別喜歡和戰(zhàn)士拉家常。天長日久,她和兵自然有了深厚的感情。每年新兵入伍,軍嫂高興的合不攏嘴,每年老兵離隊軍嫂都要難過好一陣子。 光陰如梭,一晃幾十年過去了,軍嫂的丈夫退休離職,回到故鄉(xiāng)省城,軍嫂也跟隨著回到故土。她畫竹的興趣絲毫未減。盡管如此,她畫的竹子從沒讓外人看過。軍嫂是個很愛面子的人,她覺得自己的畫還拿不出手。 2008年春節(jié)期間,蘭州軍區(qū)政治部文化工作站屈軍強副站長來古城西安看望軍嫂夫婦。無意中見到軍嫂畫的竹子大加贊賞,當場給她的畫室起名竹齋?;靥m州后,又是刻印,又是寄書,軍嫂感動得直掉眼淚。當時,屈軍強先生已在軍內(nèi)外很有名氣,得到他的認可,軍嫂猶如注射了強心劑,一下子來了精神。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將自己從小的業(yè)余愛好,后半生當做一番事業(yè)來做,爭取畫出點名堂。 往事如煙,那些留在記憶中的事情都變得模糊了,但是,軍營的生活,軍人的氣節(jié),翠綠的竹子,卻在軍嫂心中變得越來越光鮮亮麗,軍嫂發(fā)現(xiàn)自己竟是那么深深地懷念、想往著部隊。而竹子的高風亮節(jié)與戰(zhàn)士的品格又是何等相似呵!軍嫂開始專業(yè)畫竹,拜名師,上老年大學,尤其得到了全國青年實力派畫家潘文安老師指點,并收為得意門生。她把心中對部隊的愛和對軍營的萬般眷戀鏤刻于心,然后把這份情懷傾注在畫出的每一張竹子里。 “四十年來畫竹技,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 畫到生時是熟時”。這是鄭板橋畫竹的詩。軍嫂的丈夫常用這首詩勉勵她勤耕不輟。軍嫂與竹似乎有奇緣。平時,閉目凝神,能看到一幅幅竹影,并經(jīng)常在夢中與人交流畫竹技藝。于是,經(jīng)常夜半更衣伏案畫竹。。軍嫂卻淡然一笑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罷。 不過,軍嫂的確是個很勤懇的人。她聽說西安郊縣周至樓觀臺長了百種名竹,形態(tài)各異,竹林綿延。她立即專程前往。身入竹林,連飯也顧不上吃,又是寫生,又是拍照,如獲至寶,仿佛要將每一片竹葉的細微變化烙進腦海。直到夕陽落山,夜幕降臨,她才戀戀不舍地離開。從此,樓觀臺竹林成了她心中的圣地,只要有空,她就喜歡前去采風。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56F.tmp.png 軍嫂畫的竹,竹竿極為傳神,栩栩如生,且春夏秋冬,各不相同,或春芽破土、或夏竹綠蔭、或秋林飛鳥、或凌云冬景,總以無聲的律動展昭風韻,給人無限遐想。所以,軍嫂畫的竹子受到了名家贊賞,受到了廣泛好評,不斷獲獎。 許多人問軍嫂,為什么惟獨愛畫竹子,軍嫂總是笑而不答。 軍嫂叫呂玲,蘭州軍區(qū)政治部文化工作站的一名退休職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