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些跌跌碰碰。
即便媽媽們再小心還是會出現(xiàn)各種狀況,譬如從床上、沙發(fā)上摔下來,或者是自己撞到家具的邊角等。當出現(xiàn)這些情況時,媽媽們都心疼不已。
所以,當寶寶出現(xiàn)這些磕碰的時候,媽媽們一定要學會如何判斷處理這些小意外,免去一些不必要的擔心。
先觀察,再抱起
孩子撞到頭,不要著急抱起來,停10秒左右再抱起孩子,并簡單判斷下孩子頭部受傷是否嚴重,碰的是哪個部位,局部有沒有損傷。然后把孩子抱起,觀察孩子的反應。
三步處理法
寶寶摔到頭后,家長應細心觀察寶寶,根據(jù)寶寶的情況變化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媽媽應在寶寶頭部受傷后的第一個24小時內,每小時觀察1次,接著在第二個24小時內,每2小時觀察一次,到第三個24小時內,每3小時觀察一次。
第一步
● 家長不要馬上抱起寶寶,移開障礙物、燈光明亮有助觀察。
● 注意觀察寶寶有無活動性出血、血腫;有無肢體運動障礙。
● 首先觀察孩子有沒有活動性出血。皮膚的出血立即通過使用干凈的毛巾按壓給孩子止血。鼻部出血注意冷敷鼻梁及頸部兩側大血管處,家長用拇指和食指緊緊按壓寶寶兩側鼻翼部,壓向鼻中隔部5-10分鐘。
● 若發(fā)現(xiàn)寶寶有局部紅腫、血腫馬上冷敷減少皮下出血。觀察有明顯的傷口,出血量大、出血不止、耳道流血,有肢體運動障礙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第二步
● 如果孩子沒有出現(xiàn)活動性出血和運動障礙,可以抱起孩子,安慰寶寶、鼓勵孩子自己運動。
● 觀察孩子的一般情況(飲食、睡眠、二便、活動等)。
● 觀察寶貝情緒平穩(wěn)后有無異常的煩躁不安、嗜睡、噴射性嘔吐、異常行為、運動不協(xié)調等,如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 若醫(yī)生接診時建議CT檢查,家長不用太過顧慮檢查輻射對孩子有影響,該檢查還是需要檢查。
第三步
● 墜床后寶寶看似一切如常,家長還不能掉以輕心,一般需要觀察24-48小時,注意喂養(yǎng)和日常護理觀察。
● 局部血腫2-3天后還未吸收,可以用溫毛巾熱敷。
預防寶寶摔到頭部
1
習慣防范
從新生兒期,培養(yǎng)寶寶獨立睡小床的能力。小床的空間感利于嬰兒建立依靠自己的安靜睡眠;大床空間大,寶寶依偎在看護者身邊,依靠家長的安全感讓寶貝很受用,自己安全感就迷失了,寶寶會翻身后可以在大床上滿床翻滾尋找依靠,增加了墜床的風險。
2
居家防范
有棱角的家具加上防撞角和護墊可以減少寶寶墜床后的磕碰。床的周圍鋪地毯可以減緩墜床的沖擊力。寶寶可以攀爬欄桿時及時把小床的床板降下來,以增加床欄桿的高度。偶爾寶寶睡大床時,四周增加床圍防止跌落?;蛘吒纱鄷簳r撤掉床,讓床墊直接落地變成榻榻米。
3
你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中想到它的可能
好多寶寶墜床發(fā)生都是家長認為不可能時發(fā)生的,3月以下寶寶還不會翻身或寶寶在家長眼皮底下還不會翻身和爬行,其實這是家長認為的,不一定是寶寶的真實能力,您所認為的“不可能”可能在瞬間就變成可能,“不可能”也會在借助外力和特殊情況下變?yōu)榭赡堋?br />
安全措施做在前,但是萬密總有一疏忽,當寶寶墜床真的發(fā)生了,追悔、驚慌只能亂中添堵,您需要的是清醒、冷靜、理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