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句話很是經(jīng)典。因為人人需要學習,需要不間斷地學習。否則會落后。- }; U" \. N8 N% g. T
哲人語:說話使人敏銳,寫作使人準確。這話經(jīng)典至極。有時雖是一字之差,意義可能會大相徑庭,甚至會導致謬誤,可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也。 s: y f* h% m5 g4 X, L( s+ T
記得多年前參加全國首次律考,監(jiān)考老師在肯定我作文和口試的同時,指出憑一個字,就可以看出我專業(yè)知識不夠——是的,說的很中肯,考試前我僅僅看了幾個小時的過時資料,答題時憑印象把“執(zhí)法犯法”寫成了“知法犯法”。
) H& [% R. E$ b 日常生活中,我曾當過“一字師”,也曾謝過“一字師”。8 Q7 e. w) k! D: U; w b
西安北院門有一個經(jīng)營字畫的工藝美術(shù)店,其中一幅橫幅內(nèi)容應當是“大智若愚”,卻寫成了“大志若愚”——我給其指出后,店主即書法本人作揖感謝,連呼“一字師”、“一字師”,說怪不得這個橫幅連一幅也沒有賣出去。% f4 w E: b: p5 _* W, p- K
《金戶視野》在刊登我的《戶縣十二吟》后,編輯朱云濤老師特地打電話告知我“沒和你商量改了你一個字”——我當然感謝了,因為改的很準確?。?font class="jammer">1 A8 {% ]& b% g/ _; h) n" b* K
2002年,陜西省委計劃編寫《陜西第一個五年計劃與重點工程》(已出版)——蘇聯(lián)援建我國的156個項目中,有24個在陜西,我所供職的惠安化工廠(第一廠名845)是其中之一,時我是廠史編輯,自然是責無旁貸。完稿后的審核程序,黨委劉忠社書記批轉(zhuǎn)由工廠史志“權(quán)威”江家寬老廠長把關(guān)(主要審史實),一句未修改。爾后轉(zhuǎn)由黨委時文章副書記審(文字把關(guān)),時看罷掏出筆,干脆利落地改了一個字,我一看,劃掉的是“稱”,取而代之的是“秤”。我隨口說了句“一字師”表示感謝。時亦謙虛地說別人也給他當過“一字師”呢!) h7 o* p" `" z#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