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城隍廟里熱鬧戳破天。但您知道城隍廟的來歷嗎?城隍廟里祭奠的城隍爺?shù)脑褪菨h代將軍紀信,相傳,他的家鄉(xiāng)在我省戶縣。昨日上午,城隍爺紀信的故里戶縣大王鎮(zhèn)為了紀念紀信,舉行了盛大的十九堡游城隍活動。
0 A; n5 _8 [. Z6 y' M) s5 c4 R, w/ ]1 S6 F
熱鬧2000年習(xí)俗延續(xù)至今數(shù)萬人夾道接城隍
# ]% w. P$ e* [9 A2 d
' S; h1 L5 r" ~5 @) l( v* S$ d “接爺去哩!”昨日上午10時許,站在人群中的張大嬸一邊踮著腳看走過去的儀仗隊,一邊告訴記者,和她一樣踮著腳來觀看活動的還有數(shù)萬戶縣鄉(xiāng)親,從戶縣康王村到宋村的公路兩邊站滿了人,更有人早早占領(lǐng)了路邊的有利地形——樓房頂興致勃勃地觀看。
7 @' p; ?% n" u$ X* l2 X) D+ ?/ X* l/ [+ c
張大嬸口中的“接爺”指的就是十九堡游城隍活動,記者從戶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員、民俗研究員靳應(yīng)祿口中了解到,我國古代的周朝開始,城隍是保佑一城平安的自然神,到了漢代,劉邦當(dāng)年被項羽圍困于城中,將軍紀信因和劉邦長得有些像,化裝成漢王劉邦投降,劉邦借機出逃,紀信被項羽殺害。在劉邦取得政權(quán)后,封紀信為厚土神,保佑城池平安,文景時,封其為城隍神,城隍從此由自然神變?yōu)槿松?,并逐漸被尊崇為掌管地方善惡的神,提倡人心向善,鼓勵人們行善舉、做善事。城隍是古代中國人的信仰之一,紀信的故事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就有記載。0 G. K. k* ?2 E0 z
- V1 j7 N# e7 U! e C- f 記者從此次游城隍的主辦單位康王村2010迎城隍民樂總會了解到,相傳,城隍爺紀信是戶縣大王鎮(zhèn)王守村人,他的妻子城隍婆則是蒼游鄉(xiāng)人,因此2000多年來,城隍爺故鄉(xiāng)戶縣的鄉(xiāng)親為了紀念他,十九個村堡聯(lián)合舉行迎游活動,每年由一個村子承辦迎游,其他幾個村的幾萬名村民觀看助陣。. c$ i' `8 j; A* ?; `* s
0 \+ K8 L# [ R$ ^/ E# h( ~( i 莊重每村十九年等一回男女老少無不嚴肅
; g' I1 E% Z! x% B+ x9 ^( L( |/ v
, V" R% x/ Z6 j9 g: e9 a “這就是村里人熱鬧么,都爭著參加呢,多少年才輪一回?!睆埓髬鹫f,“我兒子就在車上。誰就是再忙,時間排不開,今天也必須參加?!?br />
# e) x7 U7 p) x
/ A) }* T+ _7 u9 n 她介紹說,村里人都是自愿參加,沒有任何酬勞,很多村民還為籌辦這次活動捐款?!皩γ總€村來說,19年才輪到一次的接城隍是一件盛事,也是一件大事,不能草率,更不敢怠慢,加之還關(guān)系村子的威望、地位,這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別是定媳婦、嫁女子的問題,必須辦好,起碼不比鄰村差。全村的男女老幼對接城隍無不鄭重其事,唯恐不夠虔誠,從而決定了整個活動的嚴肅性。”靳應(yīng)祿說。
( t7 j! i* [# U& |8 s
# d: O8 i; ^' G+ T4 W) @/ B, E 上午10點,接城隍的儀仗隊從康王村出發(fā),前往北邊的宋村接城隍雕像,長達一千多米的儀仗隊要在夾道的觀眾中行進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游城隍有“報馬”開道的習(xí)俗。% J5 X, H; r* b' o
6 I0 w+ V, @. t2 o8 H: f 不過昨日現(xiàn)場的報馬使者有些怪異,反穿皮襖,歪戴皮帽,蹬皮靴,穿皮褲,手持馬鞭,口叼卷煙,還戴著墨鏡,在人多處,他們耀武揚威,用馬匹嚇唬涌上路面的人群。后來記者才知道,這樣的怪異打扮,是從古至今的習(xí)俗,他們來回穿梭在儀仗隊中。
2 h7 Q* G6 I# u1 O9 E/ x6 l$ D, J$ A: L0 E0 N
專家準備申報國家級非遺
+ k" ]. J: C' {9 S2 ^& I% U
# m/ R9 v$ v9 r9 z 在游城隍隊伍里,有武術(shù)、鑼鼓、秧歌表演,還有禮炮車、迎賓車、彩旗隊,這些車輛也都來自農(nóng)戶家里,儀仗隊的主體部分是由村民扮演的城隍禮隊,即城隍夫婦的轎子,前后有開道侍衛(wèi),轎子的前后有各種保護神護衛(wèi),但都扮相丑怪,既有小鬼也有判官,還有武士衛(wèi)隊。
7 e5 B+ M- E. V4 t0 ?
$ H- v/ i$ q# E0 p. u 記者從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口中得知,2009年,戶縣北鄉(xiāng)迎祭城隍民俗活動已經(jīng)成為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現(xiàn)在,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非遺。他說,現(xiàn)在這項民間自發(fā)的民俗活動已經(jīng)融入了很多現(xiàn)代元素,每年的迎城隍活動都能得到商家贊助或冠名,活動的形式也增加了開幕式等環(huán)節(jié),在迎祭隊伍中,還特設(shè)了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鳴放60響禮炮、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畫像展板隊伍等。; J I1 Z- c! U" I+ O0 t
2 ?" p% ]! c2 `9 F$ S) Z$ z
他認為,戶縣的游城隍活動包含了民間信仰、宗教祭祀禮儀、民俗和民間藝術(shù)等多種內(nèi)容,保存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具有很高的學(xué)術(shù)價值。同時它也是民間藝術(shù)的重要載體,對各種民間藝術(shù)的傳承和發(fā)展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歷史變遷和當(dāng)今強勢文化的沖擊,這一古老的民間文化活動正面臨逐漸消逝的危機,保護這一民俗活動已刻不容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