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人推陳出新,就有人開始懷舊。水木年華從校園民謠組合行將而來,十年中為大家奉獻(xiàn)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無論是《一生有你》《中學(xué)時代》《墓志銘》等等,實則都有著同一種音樂特征,如果要做一個標(biāo)簽式的定義,那便是“70后”。因此,在他們最新的翻唱專輯里,干脆便已此作為主題,《生于七十年代》,簡單明了。
* ]1 ]7 T8 j2 H0 ?9 P+ ?7 ]
4 _$ Y) y" a0 _( G/ T2 D: t6 r& H 當(dāng)我在讀大學(xué)的時候,用吉他笨拙地練習(xí)彈唱著水木年華的歌;可想而知,盧庚戌和繆杰在清華求學(xué)的時候,也這樣唱著他們前輩的歌曲:陳升《不再讓你孤單》、齊豫《夢田》、羅大佑《野百合也有春天》……因為同根,且這張專輯選擇的歌曲都緊密圍繞著水木本身的既有氣質(zhì),歌曲的改編方式也基本忠于原曲,這也讓聽者覺得妥帖。如《夢田》,齊豫和潘越云的版本已成為20世紀(jì)華語流行音樂不朽經(jīng)典,水木年華除了在編曲部分朝著不插電更邁前了一步,二重唱之精華也保留了下來,當(dāng)然兩個聲部的編排方式有所調(diào)整;蘇芮《蝸牛的家》則略作調(diào)整,以水木年華擅長的民謠搖滾方式,糅合了英式吉他等元素來加以詮釋,對蘇芮的歌迷來說也不會感覺唐突;整張專輯里最出彩的部分莫過于Beyond永恒金曲《真的愛你》之國語版《你知道我的迷?!?。在過去,或者現(xiàn)在依然如此,當(dāng)你穿梭于男生宿舍,總會見到夏夜里光著膀子的男生們,用從師兄手里接下來的破舊紅棉木吉他,合奏著這首歌,簡單的分解和弦,以及沒有效果器添加的木吉他前奏、間奏。大概也是十年前,我在一本臺灣的吉他教材里,第一次看到了這首歌的國語版歌詞,驚嘆國語版的歌詞其實比表達(dá)對母親感情的粵語版更為優(yōu)秀:“我們曾經(jīng)一樣地流浪,一樣幻想美好時光,一樣的感到流水年長;我們雖不在同一個地方,沒有相同的主張,可是你知道我的迷惘。”Beyond御用詞人劉卓輝經(jīng)典之作今天看來依然充滿共鳴,而水木年華的演繹也有著足夠的說服力,青春依舊,夢想亦無悔。
* k0 P! P6 E" `( Q- D2 a+ r; ~
" M' \( G- _" E* M$ z- p. Y8 c k8 v 總的來說,《生于七十年代》是一張故意“做舊”的專輯,有點像水洗做舊褶皺牛仔褲,水木年華甚至因此放棄了他們慣用的許多電聲表現(xiàn)手法。他們試圖把自己還原到18歲時第一次聽到這些歌的狀態(tài),用樸實無華的方式來表達(dá),很多時候你會感覺自己仿佛回到了當(dāng)年的學(xué)校吉他社匯報演出。在這個層面,水木的目的達(dá)到了。和滿大街的神曲比起來,當(dāng)然是七零年代更為打動我心——其實我是一個八零后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