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v0 d3 o- R: n* b# ?
我的家鄉(xiāng)在鄂西北荊山南麓的沮水河畔,一個名字叫歇馬的地方。那里山巒疊嶂,溝壑交錯,在谷歌衛(wèi)星地圖上望下看,好比一張迷彩大網(wǎng)遮蓋在家鄉(xiāng)的身上,九曲十八彎的沮水河更加顯眼,宛若一條青龍騰躍在浮云里,稀稀落落的現(xiàn)代民居猶如散落在人間的珍珠白玉,水庫、堰塘恰似那一鍋鍋翡翠湯。家鄉(xiāng)美麗得讓人心情涌動——那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對于遠方的游子來說,怎能一個親得親切、美得迷人就可以了結(jié)! C$ E( A8 g! n# `; l5 W% @
: [- @8 \6 S- u4 |
歇馬人家散落在河邊、山坡,甚至大山深處。善良的祖輩們世世代代辛勤地耕耘在田間、在地頭,他們年年歲歲都在播種著希望,當然,也播種了我們,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
; W# M7 O' e; ^' S
. o R& j+ ^1 c9 W; R" ^歇馬的田園風光是美不勝收的。少年時代,我大部分時光是在沮水河畔葫蘆壩村舅舅家度過。清晨,我和同學們穿行在縱橫阡陌的稻田間的上學路上,總能一天不落地感受到處處雞犬相聞,這是預告著父輩們新的一天勞作馬上開始,于是,山里人家瓦房頂上飄出裊裊吹煙,不久你會聞到誘人的飯香;日暮,當我和伙伴牽著飽食河洲青草美餐的老牛,它們“哞——哞”地叫歡的時候,也告知著人們忙碌的一天即將結(jié)束,于是,人歸家、畜歸圈,都該休息了。寧靜的夜是那么的安謐。5 B+ U: C8 a6 M- ~5 Y
/ b2 `5 ~0 e( ~1 R" E
田園的美更讓人在乎的是人們在田間的勞動成果,在我印象中的沿河兩岸,春季是油菜花黃,秋季是稻谷飄香;坡上旱地里的包谷也不甘落后,青苗時它們瘋長,壯苗時它們暗露清香,成熟時包谷坨子沉重的讓苗桿一個勁地死扛,最后實在扛不動了,這時伯伯、嬸子們就笑了,笑得如同包谷桿子一樣彎了腰,不用說,他們在笑自己付出的是汗水,收獲的是希望??傊谖疑倌陼r代,大山深處的人們完全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封閉且與世無爭、平靜而又安寧的田園生活。
4 ^4 |5 _5 ?, M9 ]2 i, G
8 Y5 w) l; o$ I歇馬的的風土人情是純樸的。在那個交通全靠走、通信全靠吼、安保全靠狗、購物靠票友的計劃經(jīng)濟時代,我的家鄉(xiāng)歇馬沒有自由的商品交換,沒有較大的貧富懸殊,有的只是純樸如清水藍天般的民風。家鄉(xiāng)人純樸得讓外人不可思議,鄰居之間從來都是和睦相處,比如誰家有了困難,只要是知道了,那怕虧空了自己,也要救濟你,那可不是借給你,誰要是說出個借字,那就見外了,會鬧個大紅臉。
/ o' z* A( D/ S* s2 ?7 i; ]
! z B+ P3 }7 V困難再大一點兒的,比如婚喪嫁娶人們便會奔走相告,結(jié)伴而行,絕不是圖到你家吃你的飯、喝你的酒、抽你的煙兒,他們是來捧場、幫忙做事的,絕沒有一個偷懶?;?,都分頭把你家的事幫你安置的妥妥的。那時家鄉(xiāng)的生活條件差且孩子又多,為了保障全家人的生活,大人們都要下地務農(nóng),孩子們無暇管教。
/ p: M* A* u& M5 ?0 r% H. F$ P d5 E4 h- e# _
人家密集一點的地方,除了吃奶的孩子,其他稍大一點孩子的根本就不用大人照看,都扎堆在一起,大的帶小的到處瘋。到了吃飯的時候,各家孩子還在戶外貪玩的大人們站在門口就彼此起伏地喊開了,張家嬸子的嗓門特尖:“牛娃子,你格狗日的畜生,還不回來噻飯”,陳家的大叔聲音更大:“狗娃子,格老子滾回來搗飯”。有些孩子家里飯晚一點,就逮著那家吃那家。吃東家,蹭西家,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長大了。3 B2 C, \2 m* v7 E5 t1 o1 h
, l. }! g# H9 H+ ]3 j5 E
這里還要提到我家鄉(xiāng)歇馬的方言,純樸的有點土,土的如同中原河南話,掉渣渣。河南活直來直去,口音重,重得落地砸坑,而家鄉(xiāng)話是在中原、巴蜀語系大融合的基礎上獨成一派,除了直來直去外,還曲里拐彎、暗藏罵機,用家鄉(xiāng)人的說法是說話帶把子。一個老父親到派出所去看被拘留的兒子,一見面就著火,您切聽好了,老父親是這樣說中帶罵的:“你格死狗日娃子,老子叫你莫克叫你莫克你偏克打牌,這一火搞尻經(jīng),活該被逮住咯,你格死不成器的東西,還不如老子兩麻礫光直接把你沖死到屋滴算噠,滿得老子嘔氣……你媽耶,老子都沒得臉見人噠”。
/ _) X8 Y& x( x J' Y3 q
, P3 i* x" u5 B老父親用粗俗的方言表達的意思是:這孩子不聽話,去了不該去的地方且參與了違法賭博活動,結(jié)果被公安拘留了,老父親恨鐵不成鋼,覺得很沒臉面。當然這只能是一個不夠嚴肅的比方,其實我們歇馬人的方言是粗中有細的,細的斯文、細得動聽。我七歲的兒子想跟我學說純正的家鄉(xiāng)話,我剛一開口,他就笑得從凳子上蹲到地上,最后干脆在地板上打著滾地笑,竟把眼淚都給笑了出來。我感動的都不知道兒子是因為受到家鄉(xiāng)話的感染而自豪成那樣,還是因為土的掉牙的家鄉(xiāng)話觸動了他的笑神經(jīng)。* L, f$ H F$ \3 d2 _
, Y. {; ~4 X' D6 k% L7 J. u# e* g歇馬的風土文化底蘊十足。俗話說“深山大谷藏古風”,我的家鄉(xiāng)歇馬與其他沮水流域的鄉(xiāng)村一同擔當起歷史責任,傳承著源遠幾千年的荊楚文化,尤其是一些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民間依然流傳。& e; K1 V( J6 R
# {. q# S1 ]5 U/ |& f$ f記得在缺乏現(xiàn)代文明的二十多年前,我聽過花鼓戲、薅草鑼鼓,看過盤龍皮影戲,特別是發(fā)展比較廣泛的響手班子,更具有荊山楚韻的特色,成為深山里的一朵奇葩,家鄉(xiāng)的響手班子演奏的吹打樂就是典型的協(xié)奏曲,除了鑼、鼓、勾、馬、镲等打擊樂器,還有主打吹奏樂器——嗩吶,合奏時,音正腔圓,悲喜皆有。小時候,如那家娶親,我必定是要去的,目的為了欣賞那鑼鼓鏗鏘、嗩吶悠揚而活潑的演奏,讓你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余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
7 @+ V, ` j6 j8 G6 z
- a' _- k$ S" X5 B* g- `3 x歇馬雖然處于大山深處,文化、交通、信息閉塞,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落后,但近些年,家鄉(xiāng)人的創(chuàng)新思維突變,尤其是男女青年們,思想觀念轉(zhuǎn)變了,生活理念改變了,他們在總結(jié)和借鑒了其他地區(qū)的成功經(jīng)驗后,在承接荊楚文化給予的不屈精神和無限靈氣的基礎上,采取了迂回戰(zhàn)術(shù),紛紛走出家門、走出大山,征戰(zhàn)南北,他們北上創(chuàng)業(yè),南下打工。盡管家鄉(xiāng)的男子驍勇、女子強悍,但還是要用卑微的尊嚴,勤勞的雙手拾金掇銀,年年用淚流滿面的喜悅,沉淀累積,等攢足了,回家蓋上一幢象樣的新房。過去那干打壘的土瓦房好些已經(jīng)徹底眠架了,替代的都是比較前衛(wèi)的歐式小洋樓,那氣派都快趕上深圳的別墅了。$ t! }. u8 }: [" P
5 a& z5 n. {, e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家鄉(xiāng)的人們從一貧如洗到解決溫飽用了十年,從而得到滿足,他們繼續(xù)甘于過著自認富足的生活,老婆孩子熱坑頭,躺倒在溫柔鄉(xiāng)里;爾后的十年是家鄉(xiāng)人們處于混沌加覺醒的十年,只有鳳毛麟角的小人物做出了一點小把戲,引起部分人的眼紅騷動而已;再后十年沮河龍徹底醒了,攪起一潭河水,打破了安詳寧靜的世襲生活模式,把年輕的子民們都趕出了深山,促使他們懷揣著夢想,為建設美好家園而四處奔忙。
/ @0 v( |3 g' X: A* s5 A9 v7 T" u6 V
這一場轟轟烈烈的奔富裕運動真是讓我感慨萬千,是啊,“倉廩食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家鄉(xiāng)人的溫飽問題早已解決,但倔強的家鄉(xiāng)人的骨子里卻透露出令人欣慰的信息,那就是還得追求生活品質(zhì),提高生活層次,須用強烈的自尊,逐步贏得社會的尊重。作為出生在歇馬、入世在軍營、立事在深圳的我來說,離開家鄉(xiāng)已有二十多年了,但歇馬的過去和今天卻深深地刻畫在我心里。無論是過去的貧窮、還是將來的富足,我都會一如既往地關(guān)注她的發(fā)展歷程。* s) N }( X2 b e5 a# d' z
( n& f* B* I7 l- U7 Q. L1 }0 [
凡出門在外的人,有誰不思念養(yǎng)育自己的故鄉(xiāng)、不懷念兒時成長的記憶!異鄉(xiāng)陌生人相聚,又有誰不談論對家鄉(xiāng)的那種美好愿景!在交淡中,每每有人問起:你的家鄉(xiāng)在那里?我總會很驕傲地說:我的家鄉(xiāng)在鄂西北荊山南麓的沮水河畔,一個名字叫歇馬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