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個春夏秋冬,她都一如既往地堅持守在三尺講臺。對于目前現有的9名學生來說,她既是老師,也是家長。即使困難重重,她依然表示,只要有一個學生,她都會堅持下去。她是橫山縣南塔辦事處高圪垯村小學的民辦教師楊增葉。
撤點并校老師都離開了她開始獨自教學
昨日上午,華商報記者驅車前往高圪垯村小學,車子在高圪垯村的村委會前停了下來,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略顯陳舊的院落。據村里人講,院子里的一孔窯洞便是高圪垯村小學的教室。
空閑時間,楊增葉與華商報記者聊起了她的從教之路。1996年,33歲的她作為一名民辦教師進入高圪垯村小學,那時學校僅有3名教師。2005年因撤點并校,原本130多人的學校面臨關閉,在學生家長的請求下,楊增葉在其他老師離開后,開始了長達10年的獨自教學?!白钌贂r有5個孩子,現在還有9個,我要是不教孩子們,他們怎么辦,留在學校教書,離家近些,好照顧他們?!睏钤鋈~說。
只有9名學生分四個班級
昨日上午8時20分左右,學生們陸續(xù)到了學校,楊增葉熱情地招呼著,不斷地噓寒問暖,孩子們紛紛用稚嫩的童音輕聲回應。“孩子雖然年齡普遍較小,但誰對他們好還是能區(qū)分的,只要你用心對他們,他們就會愛上你?!睏钤鋈~笑著說:“9名孩子雖然是我的學生,但就像是自己的孩子?!?br />
雖然只有9名學生,但還分學前班、一、三、五年級四個班級,9名學生在同一間教室內上課,課桌是一些愛心人士捐贈的。每天早上8時至8時30分是到校時間,下午3時放學,中午時分,楊增葉還得給孩子們做午飯。
封佳穎今年3月才進了學校,由于剛入學,很喜歡跟在老師身后。就連楊增葉去廚房做飯時也跟著。所謂的廚房,其實就是一個不到20平米的小窯洞,做飯工具是一個電飯鍋,部分食材是從15公里外的鎮(zhèn)子上購買,土豆等是楊增葉從自家?guī)н^來的。
為了孩子的發(fā)展她通過磁帶自學英語
華商報記者在教室的講臺上看到,一摞摞學生的作業(yè)本以及楊老師的備課材料放置得整整齊齊。9名學生安靜地寫著作業(yè)。“老師對我們可好了?!闭谏蠈W前班的封榮告訴記者,這一說法也獲得了教室內其他學生的一致認可。
同時,華商報記者注意到,講桌上還放置著一些英語作業(yè)本。為了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楊增葉通過磁帶自學了英語?!皯摻o孩子們教一些英語基礎知識,不至于讓英語成為他們以后學業(yè)道路上的阻礙?!睏钤鋈~說,她教過的不少學生已經考出去了,但具體考出去多少人她也不是很清楚。
原來一年有5000元教學補助現在每個月有900元
高圪垯村地理位置偏僻,離最近的鎮(zhèn)子也有15公里,原本800多人的村莊,現在只有約200人居住。作為民辦教師,楊增葉全年的收入只有一萬多元。因丈夫長年不在家,兩個兒子在外工作,家里的20多畝地全靠楊增葉一人打理。
楊增葉告訴華商報記者,為了生計,家里還種著20多畝地,喂著幾只羊。忙完了學校的教學工作,楊增葉還要回家忙乎家里的瑣事?!霸瓉硪荒杲o5000元的教學補助,現在每個月都會給900元,再加上一些低保等補助,條件已經很好了,“只要孩子們以后能考出去,走出大山”,這是她最大的心愿。
“這里的條件比外面差很多,有什么值得你留戀的呢?”總有人這樣問,楊增葉對此只是淡淡一笑。“正因為條件太差,我擔心沒有人愿意來?!睏钤鋈~說:“只要還有一個學生上學,只要自己的身體還允許,我就一定會堅持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