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系列專題之一。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這個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眼看著由財經(jīng)領(lǐng)域蔓延到了公共領(lǐng)域。然而它和什么宜黃拆遷、鳳凰墜樓之類的公共話題可不同,后者無門檻,人民幣升值卻是需要一些專業(yè)知識才能搞懂的,2 D. L1 H+ C, t2 S0 h
長工國有糧,地主國有錢,拿錢買糧有個國家叫長工國,以產(chǎn)糧為主,有一斤糧就拿一張紙條代表,紙條叫人民幣;還有個國家叫地主國,以產(chǎn)金銀首飾為主,有一件首飾就拿一張紙條代表,紙條叫美元。 地主國需要吃糧,長工國卻不需要很多首飾,所以交換本不能發(fā)生,但是由于長工國有個叫秧行的人愿意拿人民幣換美元,所以長工國的人也就樂意賣糧給地主國,然后拿著賺來的美元去和秧行換人民幣。 & x, s( A7 S6 y N& J" s; c
買著買著地主國錢不夠了,就設(shè)計騙長工國這樣年復(fù)一年下去,長工國可以不斷產(chǎn)糧,地主國卻不需要產(chǎn)那么多首飾,當然也就不能新造很多美元,而且由于生產(chǎn)停滯,人們也歇工回家了。舊的美元不停的被送到了長工國,眼看著美元越來越少。于是—— A地主就說:這可不行啊,我們美元用完了咋辦,這個局面得扭轉(zhuǎn),第一,要求長工國提高他們的糧價,這樣我們就會少買些省吃儉用;第二,要求他們多買我們的首飾,把美元再換回來。 B地主說:你傻啊,我們不用勞動,光給他們一些紙條他們就養(yǎng)活我們,放著這樣的好日子不過你是有病,他們都不急我們急什么。 A地主說:那美元不夠了咋辦。 B地主說:不就是幾張紙條嗎,以后干脆咱們把工廠全關(guān)了回家歇著,就開一家印刷廠印美元給長工國不就行了。當然這樣做有些無賴了,我這里還有一計:我們的美元不都到長工國那個叫秧行的人手里了嗎,他要那些錢也沒用,干脆我們借過來,許給他點利息,他保準會借;然后再去買糧,錢用完了再借……哇哈哈哈……
# n( ~) V4 y- O( q6 Q
4 n# O9 V! D, I* f8 q賣著賣著長工國錢多成災(zāi),物價飛漲,終于有人說不能這樣了長工國的糧食賣到地主國之后,賺來的美元到秧行那里換成人民幣,本來是一張人民幣對應(yīng)一斤糧食,但是這些換出來的人民幣對應(yīng)的糧食可都去了地主國,它們只好對應(yīng)留在國內(nèi)的糧食,國內(nèi)的一斤糧食本就有一張人民幣了,這時候又來了一張,成了一斤糧對應(yīng)兩張人民幣,也就是物價飛漲。 …[詳細]長工國里有些人終于看穿了:我們付出的是糧食,得到卻是物價飛漲,天底下哪有這么倒霉的事,罪魁禍首就是秧行,都怪他在那里大把的收美元,否則人們拿美元沒用,就不會給地主國賣糧了。所以秧行應(yīng)該少收一些美元,原來是拿7張人民幣換一張美元,現(xiàn)在出5張人民幣就行了,這樣長工們來換錢的積極性就會變小,進而賣糧的積極性就變小了,買首飾的積極性就變大了。 …[詳細]
+ @' p, @2 s4 q/ i4 B' V
* b; }$ Q5 G1 Z! o* A$ C9 W* F地主國只好再設(shè)一計穩(wěn)住長工國A地主:哎呀不好了,我們的計謀被長工國的一些人發(fā)現(xiàn)了,玩不下去了。 B地主:莫慌,我這里還有一計,叫反間計。長工國的人有個特點,就是凡是地主國支持的,他們必反對;凡是地主國反對的,他們必支持。我們派一些地主出去放話,強烈要求秧行別再拿7張人民幣換一張美元了,出5張就行了。這樣,長工國的人必定強烈反對,那些識破我們計謀的人再這樣說,就會被當成長工奸、賣國賊,不但沒人信他們的話,還要用唾沫把他們淹死。 (幾個月后,A地主和B地主又見面了)—— A地主:老兄你可神了,我們放出話之后,長工國的情況果然和你說的一模一樣。 …[詳細]
/ j( B3 D, d8 a請問,小學(xué)生聽完這個故事,他會覺得誰傻呢? . S# w1 j. G: ?4 f, c
; d/ n( \, D$ k! L2 H; s$ ^: E+ u0 c第二個故事:長工與管員
: c0 [" K% L8 u- T3 V1 l6 i& H6 J3 J! C D, a7 r* i& O; |
長工真的傻嗎?相信小學(xué)生聽完第一個故事之后,一定會覺得長工們太傻了。但是長工們真的傻嗎?對于那些賣糧給地主國的長工來說,反正他們可以拿美元換到人民幣,盡管這樣會讓物價飛漲,人民幣貶值,但是這個代價是全體長工共同承擔(dān)的,雖然他們自己也要承受,但是拿到貶值的人民幣也比沒得拿更好吧?所以他們依舊出口,樂此不疲。 對于不賣糧給地主國的長工來說,他們白白的承受了物價飛漲,雖然怨聲載道,卻也無奈。 所以說來說去,其實也不是因為長工傻。那么事情怎么就成這樣了呢? 2 z1 @/ e" w1 g6 s
. @ C$ [% h/ w6 H! F3 C4 P* z關(guān)鍵在秧行也許你已經(jīng)看出來了,問題的關(guān)鍵就出在秧行身上了。正是秧行出大價錢收美元,才讓長工手里本來沒用的美元(只有要買金銀首飾美元才有用,不買就沒用)有了用。 秧行在長工國某市中山北一路15號開了個鋪子,天天以高價收美元。那你要問了,秧行哪來的那么多人民幣呢?原來此人有獨門絕技:可以印票子。 …[詳細]
( ^! F$ i% F: ]( N9 M9 y1 L, o+ C6 s+ k+ S! `
秧行背后的管員之手那么有人又要問了,秧行盡管有這個絕技,卻何必使出來呢,他要那些美元有何用? 原來,長工國里有兩種人,一種叫長工,另一種叫管員。長工和地主雖分屬兩個國家,但都是吃糧為生,而管員卻是吃一種叫GDP的東西為生。長工在生產(chǎn)糧食的同時,附帶就會同時產(chǎn)出GDP,所以管員要想餓不著,就要激發(fā)長工多產(chǎn)糧食。而秧行就是官員的代理人,他們派出秧行收購美元,激勵長工產(chǎn)糧賣糧。 ! F+ f# ^+ `) Z8 Y& m& D
6 l# y q+ Q3 o2 z3 G" X1 i
結(jié)語:如果小學(xué)生聽完這兩個故事,你覺得他會怎么看人民幣升值呢?…[詳細]
) u- Y0 w: V. b; c9 _!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