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新聞主編 于 2011-1-4 22:32 編輯
: f/ M U" J# `6 J8 U& p$ ~6 i2 t, k" `+ X- |& d. J
對年利潤達數(shù)十億人民幣的比亞迪來說,294.66萬元的罰金只是杯水車薪,但它擊碎了中國本土公司超現(xiàn)實主義的夢想。( W/ c: U) X: K
0 _- B- |$ D3 C4 t) o; A. ~8 ?! L: c
今年10月,國土資源部通報四宗土地違法案件的處理結果,認定比亞迪在陜西省西安市戶縣有超過4300畝土地為非法用地,沒收比亞迪在非法占地上新建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并處以294.66萬元罰款。
3 K. Q1 i& H; l! _$ [( p. s' U, K+ P) \4 w+ L( I! Z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擅長營造光環(huán)的本土公司,受到的唯一來自官方的處罰。坦白說,這是一份遲來的罰單。在西方商界,正常的商業(yè)失誤會得到資本市嘗輿論等方面的多重指責。2008年,因技術故障,A380的三次延遲交付,如同推倒多米諾骨牌,引發(fā)空客公司財報虧損,股價暴跌及高層動蕩;而近10年來,微軟屢次食言,頻繁推遲產(chǎn)品發(fā)布時間,被輿論諷刺為“延期上癮”。
* ^% R. g$ t. N, u. S% ~. {+ B" ` w; k
但在此次處理結果發(fā)布之前,比亞迪數(shù)次拖延新能源汽車上市時間,又大幅下調(diào)年度銷量目標,種種承諾疏于兌現(xiàn),其投資評級卻由“持有”升至“增持”。 緣何如此?一個心照不宣的原因是: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公司的注資,天然提升了中國社會對比亞迪的信任度。! T: }* G% i' g, A6 N z; t% I6 F( ~% l
# U8 ^) `! d3 U
骨子里,中國政界和商界樂于把信心投注到比亞迪這類高速成長的本土公司。比亞迪大肆宣傳股神投資,正暗合這一心理。三十年前改革開放的啟動刺激了百廢待興的中國經(jīng)濟,在強勢的西方資本和商業(yè)規(guī)則面前,人們急需超現(xiàn)實主義版本的本土公司樣本,逐漸地,白手起家、自食其力、陡然而起的成長曲線、深受海外資本青睞,成為心目中“好公司”的標準。
$ v5 f- ]( c0 L+ K( p
! r- A. c7 l z T, } 無形中,這一標準與成熟商業(yè)社會的準則漸行漸遠。空客和微軟之所以遭受質(zhì)疑,是因為在西方,誠信踐諾與出色的財報數(shù)據(jù)在對公司的評價中同樣重要。但在中國,“股神”足以成為公司失誤的庇護,從財富到品牌。
$ ]% {& ^6 k3 v+ W$ U# ]0 ^3 N$ b2 k9 X3 b& v! P! p2 C
如今,非法用地的罰單導致這一山寨版標準行將坍塌。而摧毀的力量不僅來自罰單本身,還包括地方政府樹立樣板公司以展示經(jīng)濟成果這一模式的難以為繼處罰通報中,還包括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處長、西安市政府官員、戶縣縣長,鎮(zhèn)長等10多名官員的問責名單。; K" Y# ] q! k% M
* V% z. k1 W4 Y; ] 比亞迪戶縣二期擴建工程,被視為西安史上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這種誘惑不可抵擋,西安地方政府違規(guī)預征土地實屬無奈,比亞迪這個GDP增速的標簽,會在耗時數(shù)年的審批流程中褪色。: S% ~0 `2 j3 ^' |; _" U$ k# ?
% d. `$ g' j2 G- j: ] 事實上,類似情況在中國大陸普遍存在。本土公司無不借力地方政府對GDP的追逐,大舉圈地,名目繁多。東軟集團以教育產(chǎn)業(yè)名義申請土地,在諸多地方政府獲得支持,是因其能滿足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三個關鍵指標:教育普及,環(huán)保及GDP增速。即便東軟將辦學用地擴充為生產(chǎn)基地,但對地方政府來說,又何樂而不為?
1 Q# H8 [. d& @8 R
# Q1 I1 A+ k" u 長期以來,通過在這種速成企業(yè)成長中扮演拔苗助長的角色,不僅可在就業(yè)、稅收等方面促進地方經(jīng)濟,更重要的是,地方大員的政績因此耀眼。某種程度上,這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流弊之一,但另一方面,卻也是1990年代以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經(jīng)濟博弈的逐步升級所致,是為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的獨特現(xiàn)象。
/ q1 G+ ]. C' f: E G$ } ^) e8 ~! f6 `' F. u1 ]
中央政府也曾在疾速成長與可持續(xù)的平穩(wěn)發(fā)展之間備受煎熬。此番國土資源部在土地違法案件中對地方官員的處理,其震懾力堪比肅整腐敗之風。若不能持續(xù)如此力度監(jiān)督,不足以遏制地方政府對GDP的頂禮膜拜,不足以糾正其對樣板企業(yè)失去底線的追捧與遷就。對中國混亂的土地使用現(xiàn)狀而言,這也僅僅是個曙光初現(xiàn)的開端。 |
|